LY_T 2961-2018 麻栎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

ID

31168BAD2D104CBAA02FDB00F933237B

文件大小(MB)

0.64

页数:

8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 020. 40,B61 LY,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,LY/T 2961—2018,麻标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,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lantation cultivation of Quercus acutissima,(标准发布稿),本电子版为标准发布稿,请以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,2018 - 02 - 27 发布2018 -06-0I 实施,国家林业局 发布,LY/T 2961—2018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重庆市林业局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385)归ロ,本标准起草单位: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、重庆市林业规划设计院、重庆市丰都县林业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孟祥江、周恺、马正锐、何邦亮、薛沛沛、师贺雄、郞怀国、黄敬忠,1,LY/T 2961—2018,麻栋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麻栋(Quercus aci心sima)人工林培育的种子与苗木、造林、未成林地管理、抚育间,伐、有害生物防治、检查验收等方面的内容和技术耍求,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麻桥栽培区人工林的培育与营造管理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本质量分级,GB 6001育苗技术规程,GB/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,GB/T 15781森林抚育规程,LY/1000容器育苗技术,3种子与苗木,3.1 种子选择与处理,3 .1.1采种,选择相似生态区域或与造林地区的气候、土壤相近的20 a~40 a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优良单株作采种,母树。种子着色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或栗褐色并开始自然脱落时开始采集。种子采集后,剔除病虫损害及,颜色异常的种子,精选保留粒大、饱满的种子,3 . 1.2灭虫处理,采集后的种子及时装袋放入流水中浸泡フ d.10 d进行水浸灭虫处理。处理后的种子放在通风处摊开,隙干,摊放厚度3 cm.5 cm,每天翻动4~5次,隙晒10 d左右,种内水分降至15%.20%,便可贮藏,3 . 1.3贮藏,种子越冬贮藏一般采用海沙贮藏法。在室内铺宽1 m、厚15 cm、长度适宜的细湿砂(沙的湿度70%,为宜),沙上摊放ー层麻栋种子,种子细沙交替堆放,堆高控制在50 cm~80 cm以内。贮藏时间为100 d,-120d,贮藏期间,应定期检查,3 .1.4催芽,播种前5d~7d催芽。下铺1.2层草帘,将种子摊放其上,适时喷水,待种子有80%左右发芽后,便,可播种,1,LY/T 2961—2018,3.2 播种育苗,3.2.I 苗圃地选择,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平坦、光照条件好、有排灌条件且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、轻壤土作育苗地,3. 2.2苗圃地整地与施肥,整地前对苗圃地进行消毒处理,采用。.5%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育苗地,或者使用生石灰消毒,用,量为150kg/hnf。整地深度应在25 cm以上。苗床宽1 m~1.2 m,高20cm,床间距30cm。根据土壤肥カ,情况施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或化肥做基肥,3.2.3 播种期,适时播种。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,南方可提前至3月中旬,3.2.4 播种量,播种量根据种粒大小、圃地环境条件、育苗技术确定,一般播种量230g/m2.370g/m20,3.2.5 播种方法,一般采用点播或条播,条播要根据留苗密度确定播幅和行距,点播要根据留苗密度确定株行距,一,般行距为30 cm.50 cm,株距3 cm.5 cm。播种后覆土、镇压,3.3 容器育苗,3. 3.1容器选择与规格,采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袋,规格为7 cm.9 cmxl5.18 cm〇,3. 3.2基质配制,基质配方:黄心土(生黄土)、火烧土、腐殖质土、泥炭等,按ー定比例混合后使用,3. 3. 3幼苗移植,幼苗长出第1对真叶后即可移植。移植时剪除过长根系,保留3cm.5cm主根根系植入容器袋中,3.4 苗期管理,3.4.1 播种苗管理,按GB6001执行,3.4.2 容器苗管理,按LY/T 1000执行,3.4.3 断根,当幼苗长出4~5片真叶、苗根尚未木质化时进行断根,将主根截断,以控制主根生长,促进侧根和,须根生长,深度以5 cm.15 cm为宜,3. 5苗木出圃,2,LY/T 2961—2018,苗高と40 cm、地径三0.5 cm,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苗木可出圃,3. 6苗木检验,按GB 6000执行,4造林,4. I立地选择,选择PH值5.0.7.5、土层厚度る50 cm、坡度ミ25。、土壤疏松、肥カ中等以上、排水良好中低山和丘,陵地土作为造林地,4.2造林方式,人工植苗,4. 3整地,采用块状或穴状整地。块状平面直径さ60 cm。缓坡地(坡度小于15。)宜块状加穴状整地,山地陡,坡(大于15。)采取鱼鳞坑或穴状整地,挖穴规格40cmx40cmx30cm,4. 4树种配置,可与马尾松、油松、红松、杉木、柏树、枫香、杜仲等混交,以行间或带状混交为宜,树种配置比,例为1: 1或2: 1,4.5栽植,4. 5.1栽植季节,春季3.5月,秋季9.11月,4.5.2栽植密度,栽植密度视立地条件而定。一般初植密度1650株/hm2.2250株/hm2,4.5.3定植,栽植时,穴底用腐殖质填好、苗木置于穴中央,栽植深度较根茎深2 cm~3 cm。植苗后回土、压实,5未成林地管理,5.1 松土除草,栽后连续3a进行除……

……